研究院动态

    研究院动态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数智融合话成长:21年薪火相传,数智院勤工助学团队实践纪实

    日期:2025-11-14 作者: 浏览量:

    近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勤工助学运营团队对数智化支撑研究院勤工助学团队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这支拥有21年历史、以学生为生力军的队伍在团队建设、师生服务与自身成长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效。

    2004年,以协助办理校园卡窗口业务服务为起点,到如今深度参与智慧校园支撑和服务,团队已走过了21个春夏秋冬。团队始终以踏实的行动参与学校信息化服务,也为学生搭建起了锻炼与成长的平台。

    队伍建设:强规范,建标准

    勤工助学团队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与一线教师的悉心指导。在采访中,负责团队指导的黄玉老师介绍,数智院一直注重勤工助学学生团队的管理和培养,每年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业务培训,由各科室技术骨干给学生团队讲课,院领导也先后做过专业知识的讲座。

    目前,勤工助学团队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校园卡前端辅助服务,面向持卡人提供挂失、补办、充值等操作指导,校园v卡通一体七端应用指导,课余时间参与校园卡自助设备巡检;接听全校信息化服务热线,解答系统使用、身份认证等问题;协助组织网络安全宣传周、迎新等活动,并承担文档整理、会议服务等工作;参与宿舍与办公区域的网络维护等。这些看似繁杂的事务,其实是信息化服务顺畅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团队始终将强化规范和建立标准作为工作效能提升的重要抓手。

    团队在成员选拔上坚持“三项标准”:一是热爱岗位、乐于服务,尤其要有耐心面对退休教师、校友、中小学生家长等群体;二是具备基本信息化素养,零基础者也可在老师和学长学姐指导下逐步成长;三是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团队规模随需求灵活调整,日常约有30名学生负责校园卡及网络电话设备巡检等常规工作。黄老师表示,数智化支撑研究院最看重的,是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专业技能可以培养,但态度决定成长的高度。

    服务赋能:有温度,有喜悦

    作为信息服务的重要力量,勤工助学团队活跃在校园信息化服务的各个场景,为师生提供精准、高效的支持。孔悦同学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校园卡服务方面,团队从早期协助人工办理业务,到引导师生使用圈存机减少排队,再到如今在学校师生服务大厅协助受理挂失、补办、过期等业务,始终坚持服务至上的原则。面对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退休教师,孔悦和同学们一起耐心引导;遇到外籍师生或港澳学生的特殊问题,积极协助沟通解决。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团队在暑假里提前到校,协助加密上万张新生校园卡、组装迎新温馨礼包,新生报到时,整个团队分散在六个校区的迎新现场,向新同学讲解v卡通、NFC支付等高阶应用,为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助力。

    在网络服务与安全宣传方面,团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0年前,网络以有线网络为主,成员协助完成宿舍与办公区的网络巡检、接线与咨询服务。如今,则在服务热线台值守,受理来自三地八校区的网络、系统、正版软件、统一身份认证等信息服务问题咨询。随着信息服务知识库系统和智能体系统上线,成员可快速学习、查找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孔悦同学表示,信息服务的工作中有许多让她感受到收获和成就感的时刻,每当回想起这些难忘的瞬间,她都会非常开心。

    实践育人:增能力,促蜕变

    团队负责人于雅轩同学认为,勤工助学岗位不仅是服务平台,更是学生能力成长的实训场。无论是否具备信息化基础,学生上岗后都会接受到老师的指导与资深同学的经验传授,逐步掌握岗位技能。在工作过程中,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校园信息服务中,学习并掌握办公软件、APP应用操作等技能,逐渐形成了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整体观念;在跨校区团队协调中,学会了将模糊需求转化为具体方案,同学们沟通能力均有明显增强,。

    于雅轩同学表示,她从初入岗位时的拘谨害羞,慢慢成长为能够独立带队、指导新人的骨干力量。从本科入队一直坚守岗位到研究生阶段,这份工作让她在沟通协调能力、办公技能和责任意识上都收获颇丰。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爱上了这份工作,还从中获得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每当看到自己指导的新人逐渐成长,或者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时,都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骄傲,她为自己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而深感自豪。

    薪火传承:共发展,向未来

    团队21年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的长期支持。团队成立初期,校园卡服务点在午间高峰常出现排队拥堵,学生资助中心第一时间提供勤工助学支持,输送了大批学生协助服务。此后,中心在政策指导和资源保障方面持续提供有力支持,让贫困生优先的原则得到落实,帮助更多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减轻经济压力、提升实践能力。正是在这种协同机制下,团队由最初的几名成员逐步壮大,成为智慧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展望未来,数智化支撑研究院计划拓展短视频创意、应用开发等更高层次勤工助学岗位,吸纳具备视频制作、程序开发等技能的学生加入。同时也将继续以规范管理为基石、优质服务为核心、学生成长为目标,传承服务初心,在智慧校园服务中培养锻炼学生,让勤工助学团队持续焕发青春光彩,为师生提供更高效、便捷、温暖的服务。